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母校记忆:砸石子 正文

母校记忆:砸石子

时间:2024-05-09 04:28:3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核心提示

光阴荏苒,转眼间,离开母校告别中学时代已五十年了。虽年逾古稀,两鬓染霜,但记忆里的中学生活却还是那么地亲切、清晰,每每忆及年少时在母校的种种,竟仿佛人也变得年轻了许多。每当此时,情不自禁写下记忆中的点

母校记忆:砸石子


光阴荏苒,转眼间,记忆离开母校告别中学时代已五十年了。砸石虽年逾古稀,母校两鬓染霜,记忆但记忆里的砸石中学生活却还是那么地亲切、清晰,母校每每忆及年少时在母校的记忆种种,竟仿佛人也变得年轻了许多。砸石每当此时,母校情不自禁写下记忆中的记忆点滴,以表达对母校及师长们的砸石深深感激和对同学们及中学时光的怀念之情。

当年的母校学校,办学的记忆方针是要求学生“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砸石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回想起来,仅仅四年多的中学生活虽然短暂,但其中备战备荒、学工和学农、军训以及野营拉练等经历却完全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最终让学生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是我校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在班主任吴丁元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班自始至终贯彻了这一思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始终走在学校前列。

吴老师,中等身材,留着小平头,浓眉大眼,他一只脚有残疾,走路一颠一跛。他实在直爽,性格急躁。他特别善于在针对每个同学的优点给予充分鼓励的同时,严厉地批评其缺点和错误;他经常教育我们要有集体主义精神,敢于争第一,扛红旗是他对我们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却举重若轻,妙语连珠。讲解课文时总是操着一口无锡普通话,清晰响亮,娓娓道来。他不论是学工、学农、军训,他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身残志不残,敬畏有加”应该是当年全班同学面对他的心态。

1970年暑假放假之前,吴老师宣布了一项重要事项:利用假期进行勤工俭学——砸石子。将卖石子的收入,用于交纳新学期学杂费。要求自觉自愿,有事可以请假。在那个火红年代,同学们谁也不甘心落后,都争先恐后积极参加,很少有人请假。

砸石子首先要解决石料问题。济南九中位于经十路以南的城乡接合部,南依丁字山、刘长山、青龙山等山脚下,山上有若干个采石场,可以到山上捡“飞石”或散落在道路上的碎石。

开工第一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大早拉着地排车,来到了丁字山采石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丁字山,走在坎坷曲折的山间小路上,呼吸着暗香浮动的清新空气,观赏那芳香碧绿的花草树木,聆听这林间百鸟的婉转吟唱,也是一种无上的享受。偶尔也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开山炮声。

仲夏的丁字山,暑气熏蒸,骄阳似火。进入捡石头地带,几辆地排车,排成长龙在路边停放,十几个半大小伙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捡石头。约一个时辰的工夫,汗水打湿了背心,石头也捡得差不多了,我们按照老师的吩咐,开始统一装车。拉地排车需要一些技巧,搬石头装车同样也有不少讲究。石头既要放稳,不至于中途滑落,又要把握好地排车的前后重量平衡,不然拉车时一按车把,一车石头就可能倒下来,不仅会损坏板车,更有可能砸伤人。

快晌午了,几辆车子都装满了石头,准备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班的王金亮、刘建华、曹建国等同学都是拉地排车的“老把式”,“驾龄”均在五年以上。为了确保安全,吴老师再三强调:能者多劳,安全第一!而后他打头阵,亲自驾辕下山。尽管他脚有残疾,但仍然坚持驾辕不让替换,同学们倾心佩服,赞叹不已。


石料车拉到山脚后,老师又上山逐一护送每辆车子下山。轮到我时,也不甘示弱,也想借此机会表现一下。我朝手心里唾了一口唾沫,恨恨地说:“走”!我用两条手臂紧挎住两个车把,将沉重的板车慢慢的向下滑行。车后厚厚的钢板“车脚”,在坡道上摩擦吱吱作响,甚至冒着火花,胆战心惊,毛发耸然。太阳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庞上呈紫红色,汗水流出了两条小溪,沿着两边脸颊向下延伸,直接流到眼里,豆大的汗珠从下巴不停地向下滚落,我却顾不上这些,两个眼睛瞪得很大,目视着前方和脚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将石料车安全地拉到山下,这时才松了一口气。两个手臂上的汗水流下来交汇在一起,浸湿了车把,而几乎就在片刻之间,车把又被火辣辣的太阳烤干了。拉石头虽然辛苦,但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人,性格都是格外开朗和豁达。


休息片刻,我们的车队继续赶路。从山脚下往市区开进,一路慢下坡,拉得还比较轻松。过了兴济河感觉十分吃力,尤其是进入南辛庄东路,道路坑坑洼洼,路上的尘土几乎可以漫过脚面,一脚下去,噗的一声,如同进入沙漠地带,两个拉边套同学的绳子也绷得更紧了。拉石头的确是个力气活,容不得一点藏奸耍赖。要让这满满一板车石头平地的走动起来,一步不使劲板车都不会前移。而要使劲的何止是拉车的双肩、双臂、双肘、双手、双腿、双脚,甚至是每一个脚趾头都要同时发力。而力气又全部转化成汗水从额头上向下流淌,噗噗地滚落在脚下的尘土里,一滴汗就能砸一个坑,顿时尘土四溅。难怪人们常说,一滴汗掉在地上能摔十八瓣。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繁重的拉石头劳动,又持续了数日,块石备得差不多了,便进行第二程序——砸石子。砸石子,看似简单的力气活儿,但因石灰岩质地坚硬,想把它砸成路基石的规格并不容易。首先,由男生将捡来的大小不匀的块石,用大锤砸成鸡蛋大小;其次,再由女生砸成那种2公分左右的石子,这种规格的石子卖的价格相对高些。

记得,在学校田径场主席台后边,有几棵芙蓉树,树长得郁郁葱葱,花开的更为漂亮,它很像扇子,它的花瓣是针状的,与别的花大有区别和蒲公英有点相像。它上粉下白,由好几个小花骨朵组成了一个大花。你把它放在你的脸上,有一种痒痒的感觉,用鼻子闻它,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深吸一口芙蓉花的香气,沁人心脾的滋味,叫你有说不出的舒坦,你马上就会觉得神清气爽,你会感到热血沸腾,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不过现在很难见到芙蓉树了。

我们砸石子的主战场,就摆在芙蓉树荫下。男同学的积极性很高,干活从不惜力,我们挥动着大铁锤砸块石,高高的举过头顶,抡成了“弓箭”形,一锤下去震的两手发麻。时间久了,两只手的虎口震出了许多小口子,鲜血浸红了手套,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继续坚持。那个年代老人家一再谆谆教导我们:“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男同学强健的身体使背心绷得紧紧的,胳膊上隆起的肌肉显示出力量,我们双脚叉开,全神贯注,挥汗如雨,汗流浃背,一锤又一锤砸在石头上,发出震耳的声音,当当当……难怪有的同学风言风语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我们班有几位女同学来自学校附近郊区,从小就有砸石子的经历,从她们拿来的工具就知道她们有多么专业、多么地道。每人手持一把锤头,锤头一头尖、一头平;每人还有一把用铁皮或废汽车轮胎做的套圈,这种套圈是固定石块用的;有的手上戴着两个“皮指套”,分别套在左手拇指和食指上,防止发生意外,锤头砸着手指。

砸石子的活虽然简单枯燥,但同学们聚在一起,一边砸石子一边聊天,也很热闹。她们戴着顶晒黄了的旧草帽,弯曲身子坐在小板凳上,挥着锤头,对准面前砧石上的石头,一锤一锤地不停地砸。砰砰砰——砰砰砰……刚开始,有的同学不熟练,一不小心,沉重的锤头就会砸在自己的左手指上或手背上,四处乱迸的碎石,不断地打在脸上和身上。但经过几天的磨合,十几把子锤子起落转合,节奏在不断变换,有的女生还可以左右开工,右手砸累了再换左手,相互交替,动作娴熟、流畅,音色和谐悦耳,这声音像一部交响曲,划破了校园假期宁静的上空,看她们砸石子那也是一种享受。一身薄衫子全贴在身上,头发如从水中初出,阳光映着她们的脸上,显出一些媚色。

本世纪初的济南九中

石子的规格要求是很严格的,砸好的石子要过筛,这也是砸石子的最后一道工序。收购方要求:石子主要分为三种规格,大号的约在2至2.5厘米左右,中号的1至1.5厘米左右,剩下的就是小号的碎石子或石粉。三种规格,价格也不一样。那时过筛完全是人工操作,大号、中号的石子,用铁铣一铣一铣的筛,很快就筛完了。小号石子要用竹笓子和铁丝编的细筛子筛,筛子形状与大脸盆相似,只能一人操作。过细筛子既是个力气活,还要有一定的技巧,“左摆右抖,顺时拧,不摆不抖,粉不走”。瞬间石粉飞扬,几米远只能看见有人在粉尘中晃动,不一会的功夫,筛石子的同学,从头到脚都涂成白色,变成了“泥人”,鼻孔里也快被石粉塞满了。

经过近一个暑假的辛苦劳动,不同规格的石子,堆成一个又一个小山丘,等待出售。但失望的是,学校有规定,学生劳动收入一律上交学校,各班级不允许设“小金库”。

回想起来,原本砸石子是为了挣点钱,为班里困难学生减负,积攒点班费,没想到活干完了,规定也出来了。尽管有点遗憾,但这一勤工劳动过程竟然给我带来了如此多的愉悦与满足,这是令我始料未及的。对我而言,它也已经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收获那样简单了,它给予我可能更多的便是精神层面上的宝贵财富!

劳动实践活动,消除了我们劳动可耻观念,感受到了劳动者的伟大。劳动的成果,辛勤的汗水,可以换取丰收的喜悦,有利于今后一生旅途中迎难而上、吃苦耐劳精神的发扬;劳动实践活动,让我们懂得劳动虽然辛苦,但是劳动的过程却是愉悦的,特别是看着自己劳动成果,使我们有了“学习如禾如苗,懒惰如蒿如草”的人生感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更觉得生活快乐;劳动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们在一起劳动,同甘共苦,特别是老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同学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度,增强了班集体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

砸石子劳动虽然已过去了五十年了,但砸石子时的那段酸甜苦辣的经历,实在是让我难以忘却。我们与今天的中学生相比,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能够学到的基础文化知识可谓少得可怜,但是母校的老师们正直执着、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和精神,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至今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作为济南九中的学子我为拥有这样一笔财富而感到心满意足。